成都房产网 > 成都房产问答 > 成都买房 > 成都二手房 > 公摊面积计算规则是什么 公摊面积计算有何规则

公摊面积计算规则是什么 公摊面积计算有何规则

全部1个回答

  • 头像
    3****2 热心网友

    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,一般所指的房屋面积为建筑面积。建筑面积是由套内面积与公摊面积共同组成的,那么,公摊面积是怎么计算的?有何公式?在此,为您进行了整理,希望为您提供帮助。 建筑面积=套内建筑面积+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=套内建筑面积×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=建筑总公摊面积÷套内总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=套内使用面积+套内墙体面积+阳台面积 1、套内使用面积,有个形象的说法叫“地毯面积”,简单说,就是把你家所有面积全铺上地毯,能铺多少面积的地毯,就是多少的套内使用面积。 2、套内墙体面积,套内墙体面积包括户型内部的分隔墙(按照投影面积全部计算),两户之间的分隔墙(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),外墙(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)三个部分。 3、阳台面积,封闭阳台按照全部面积计算,不封闭阳台按照一半面积计算。 4、公摊面积,建筑内的楼电梯间、消防通道、为本楼服务的配电房、水泵房等附属设施用房、外墙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,这些全部计算为公摊面积。 通常在无电梯的多层建筑中,公摊系数在5-10%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,超出10%的也有可能,不过少见。 在有电梯的板式小高层建筑中,公摊系数通常在15-20%之间。 在有电梯的板式高层建筑中,公摊系数通常在18-25%之间。 在有电梯的塔式小高层建筑中,公摊系数通常在18-22%之间。 在有电梯的塔式高层建筑中,公摊系数通常在20-30%之间。 多功能公摊面积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计算是一项非常繁锁、复杂的工作,当然用专业软件好,但现在开发的多数专业软件,只计算出结果,而没有列出计算公式与计算步骤,这恰恰又是广大消费者最容易提出质疑的地方; 另外,对涉及多功能的建筑面积计算,公摊面积不够直观,分摊规则也比较复杂,消费者难于直观而准确地判断公摊面积和部位。因此,基于这样一种思想,笔者向大家推荐一种多功能的公摊面积计算公式,其公式特点是:“ 快速、简便、直观、精确 ”。下面推荐公式如下: Ki=AB+AiBi+(AB)x(AiBi) 公式含义: Ki:为公摊面积系数,其中 i 为第几层或第几功能区代号; A:为全幢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; Ai:为功能区独用共用建筑面积; B:为参与分摊的全幢套内建筑面积(含功能区独用共用建筑面积); Bi:为参与分摊的功能区套内建筑面积; AB:就是常说的一级分摊,在一幢楼中它是一个常数; Ai

共 1 条 上一页 1 下一页 >

相关问题

免责声明:本站问答频道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,本站对其内容不负责任,如有版权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本站编辑删除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