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房产网 > 上海房产问答 > 太平桥的历史沿革

太平桥的历史沿革

全部1个回答

  • 头像
    1****8 热心网友

    太平桥又名河西桥,始建于宋端平元年(1234年),初为浮桥。元朝末年(1310~1360年)因兵乱被毁,改建 为木桥。明弘治年间(1488~1506年)改建为石桥。明万历年间(1573~1619年)整修1次,清康熙56年(1717年)重修,清乾隆9年(1744年)扩建为大型石拱桥。清道光17年(1837年)和道光22年(1842年)2次遭洪水冲击受损。道光23年(1843年)重修,历时7年,于清咸丰2年(1850年)竣工,用银10万余两。清光绪11年(1885年)和光绪23年(1987年)先后整修2次,每次用银千余两。民国18年(1929年)芜屯路歙县至屯溪段建成后,该桥被利用通行汽车。 太平桥主要选用淳安优质茶园石,用糯米汁拌石灰砌筑而成,施工精细,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全省古桥之冠。1969年7月5日,徽州发生特大洪水,练江水位高出太平桥桥面3.4米,全桥淹没。沿河地带许多房屋倒塌,而大桥(除桥面、条石栏杆、桥墩分水尖局部损坏外),基本无损,水退后车辆仍通行无阻。为保护这座珍贵古桥,1969年8月省交通纵队投资9万元,由徽州专区交通支队机动养路队施工,技术负责:凌应之,对该桥进行整修加固,并加铺钢筋水泥混凝土桥面,增设悬臂式挑梁钢筋混凝土微弯板人行道及桥面照明设备。1981年,省人民政府又将该桥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共 1 条 上一页 1 下一页 >

相关问题

免责声明:本站问答频道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,本站对其内容不负责任,如有版权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本站编辑删除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