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充房产网 > 南充房产问答 > 南充租房 > 南充租房准备 > 四川南充廉租房申请条件

四川南充廉租房申请条件

采纳答案

了解ta http://pic1.ajkimg.com/display/anjuke/037a349c52aeb5bc56159e69c02d813c/152x202x21x0/100x133.jpg
黎耀泽 经纪人

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: 1、申请家庭为低保或低保边缘家庭;2、家庭成员具有沈阳市城市户口,并在沈阳市居住;3、申请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;申请廉租住房租金核减的家庭为承租直管公房或自管公房;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家庭为无私有房屋和未承租公有房屋。 南充先后出台廉租住房、经济适用住房、限价商品住房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以及60多个配套政策文件,逐步建立起符合本市实际的分层次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。 去年廉租住房两次扩大准入标准,从人均月收入580元提高到960元,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。累计2.4万户家庭获得租金补贴,同时加大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力度。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市廉租房分为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两种方式,目前全市获得实物配租廉租房的低保家庭,租金负担水平均在5%;而其他获得实物配租廉租房的家庭,租金负担水平基本在5%-10%左右。 今年,本市将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,优化住房供应结构,推动住房保障方式从“以售为主”向“租售并举,以租为主”转变。采取“三多一统筹”模式发展公共租赁住房,即多主体建设(政府、园区、企业),多方式供地(划拨、租赁、出让),多元化筹措资金(政府投入、公积金贷款、商业贷款及其它社会资金),建设标准和准入资格实行统一管理。截至目前,已落实35个项目,可提供房源3.4万套,目前已开工建设2.5万套。 2011年全市计划建设、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20万套,包括新建、收购公开摇号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10万套,其中公共租赁住房(含廉租住房)占60%。另外,每年建设、收购不少于10万套定向安置房,专项用于解决棚户区改造、旧城人口疏解、重点工程拆迁、城乡结合部改造、土地储备农民上楼安置。

全部3个回答

  • 了解ta 头像
    秦燕 经纪人

    1、申请家庭为低保或低保边缘家庭;2、家庭成员具有该城市的城市户口,并在该城市市居住;3、申请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;申请廉租住房租金核减的家庭为承租直管公房或自管公房;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家庭为无私有房屋和未承租公有房屋。

  • 了解ta 头像
    黎耀泽 经纪人

   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: 1、申请家庭为低保或低保边缘家庭;2、家庭成员具有沈阳市城市户口,并在沈阳市居住;3、申请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;申请廉租住房租金核减的家庭为承租直管公房或自管公房;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家庭为无私有房屋和未承租公有房屋。 南充先后出台廉租住房、经济适用住房、限价商品住房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以及60多个配套政策文件,逐步建立起符合本市实际的分层次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。 去年廉租住房两次扩大准入标准,从人均月收入580元提高到960元,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。累计2.4万户家庭获得租金补贴,同时加大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力度。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市廉租房分为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两种方式,目前全市获得实物配租廉租房的低保家庭,租金负担水平均在5%;而其他获得实物配租廉租房的家庭,租金负担水平基本在5%-10%左右。 今年,本市将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,优化住房供应结构,推动住房保障方式从“以售为主”向“租售并举,以租为主”转变。采取“三多一统筹”模式发展公共租赁住房,即多主体建设(政府、园区、企业),多方式供地(划拨、租赁、出让),多元化筹措资金(政府投入、公积金贷款、商业贷款及其它社会资金),建设标准和准入资格实行统一管理。截至目前,已落实35个项目,可提供房源3.4万套,目前已开工建设2.5万套。 2011年全市计划建设、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20万套,包括新建、收购公开摇号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10万套,其中公共租赁住房(含廉租住房)占60%。另外,每年建设、收购不少于10万套定向安置房,专项用于解决棚户区改造、旧城人口疏解、重点工程拆迁、城乡结合部改造、土地储备农民上楼安置。

  • 了解ta 头像
    胡久炳 经纪人

   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:申请廉租房应具备三大条件:(一)家庭成员具有本市城市户口且至少有一人取得本市常住居民户口3年以上(含3年),其他成员户口迁入须满1年以上,且必须是直系亲属关系;(二)符合当地低收入标准的城市家庭;(三)人均居住面积(建筑面积)在10平方米以下。申请廉租房保障的家庭,应当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,并提供家庭收入情况的证明材料、家庭住房状况的证明材料、家庭成员身份证及户口簿,以及市、县规定的其它证明材料。

共 3 条 上一页 1 下一页 >

相关问题

免责声明:本站问答频道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,本站对其内容不负责任,如有版权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本站编辑删除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