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房产网 > 杭州房产问答 > 花鸟小品中的经典之作出水芙蓉图

花鸟小品中的经典之作出水芙蓉图

全部1个回答

  • 头像
    0****8 热心网友

    宋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期。“黄家富贵”的画风影响着宋代前期的花鸟画,这一时期画家们追求写实逼真的画法,务求达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;到了宋代后期,虽然花鸟画仍以写实画法为主流,但由于受山水画和文人士夫画的影响,画家们逐渐向表达意境和主观情趣方面发展。     宋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,主要代表人物除早期由蜀人宋的黄居寀以外,还有以写生而著称的赵昌、易元吉;以画风豪放、改变“黄家体制”、开创新风而闻名的崔白、吴元瑜;特别是皇帝画家赵佶对不同画风体制的包容并蓄,为花鸟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此外,以文同、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士夫画的出现,对后世花鸟画创作观念的变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宋代院体花鸟画主要以理性为本,极其重视写生,给绘画赋予了实用功能和社会功能。     《出水芙蓉图》纵23.8厘米,横25.1厘米,绢本,设色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图上无名款,传为南宋宫廷画院画师吴炳所画。吴炳的生卒年不详,毗陵武阳(今江苏常州)人。工画花鸟,写生折枝,妙夺造化,所画精致工整,华丽富贵,极受皇家赏识,绍熙年间授画院待诏。《出水芙蓉图》就是一幅典型的南宋院体花鸟画。画面长、宽不满一尺,呈圆形,现在人们称此形制为“团扇”。实则我国自宋代以来,小品画渐渐流行,或方或圆,大多装饰在屏风上,或制成“纨扇”、“灯片”的,都是实用品的装饰物。流传至今,后人往往将方形的小品画谓之“册页”,而将圆形的称作“团扇”。     小品画的题材很广泛,山水、花鸟、人物、走兽等都有,而其中最令后人叹为观止的,还是两宋宫廷画院画师的那些勾染精工、设色艳丽的花鸟团扇。而《出水芙蓉图》正是其中之精品。图绘一朵盛开的莲花,花瓣勾画工细,俯仰折转,极其自然,显然经过严格的写生。花中的莲心已经具形,花蕊茂密,整朵花显得生机勃勃。花朵占据了画面的大半部分,而背后的荷叶、荷梗,则仅是略加点缀,并非塞满空间,而留出充分的空白。这也可以说是小品画的一大特点,虽说画面不大,但极注意疏密、虚实的经营,往往精心留下大片的空白。这在传世小品山水画的构图中尤为明显。笔、墨的勾、染技术已经臻于完美:花瓣以淡墨勾勒,而以渍染法由深而淡染以红色;莲叶以稍浓墨笔勾廓,细细的叶茎则双勾,似突起,而以墨绿色积染至凝重。用墨清淡,但说“不见墨笔勾痕”,并不确切。     《

共 1 条 上一页 1 下一页 >

相关问题

免责声明:本站问答频道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,本站对其内容不负责任,如有版权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本站编辑删除信息。